宝贝成长计划

被查出抑郁症,该怎么降低出现意外风险?

宝贝成长计划

发布于2023-05-22
标签:更多>

近几年,抑郁症逐渐蔓延到大学、中小学生群体,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学生群体的心身健康。卫健委去年9月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高中、高等院校应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推广学生心理体检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但一谈及抑郁症,不同群体都有不同的困惑和担忧。之前,我们分别从父母和学生的角度写过文章,为这两个群体提供实用建议,以更好地应对校园心理体检。

当然,教师群体里可能也有不少人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甚至罹患精神心理障碍。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也需高度重视,他们也需得到理解、支持。否则,个别老师的精神心理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时机成熟时,对教师群体的心理体检也将会提上日程。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再深聊。

01、

我们在撰写“心理体检家长篇”时曾分析过校园心理体检的流程可能分为以下3步:

2.对于量表分数提示可能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学生,由学校的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与其初步交流,判断孩子的精神心理状态;

当然,每所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流程。比如,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可能会利用人工智能手段结合心理自评量表的方式来进行。人工智能会结合学生的微表情、肢体语言、脑电波等内容,辅助心理自评量表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精神心理状况。

02、

如果这些学生和家长提前知道老师的负性态度,甚至可能会刻意隐瞒病情,避免被老师知道,这更不利于心理体检工作的开展。

但是,广大教师在学习心理学知识时,不应仅停留在传统的心理学理论中。目前,精神分析流派仍在国内大行其道,可该流派偏偏不适合青少年、儿童群体。精神分析可能恶化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令学生过度放大了原生家庭中的负面因素,这反而不利于解决问题。

因此,建议教师们学习心理学知识时,不宜以精神分析流派为主,简单有所了解即可。认知行为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以学习障碍为主的教育心理学等更加值得学习。老师们还可以积极了解目前主流精神科对于抑郁症的解读和诊疗方式。

有了以上的知识储备,老师才能对精神心理障碍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面对学生心理体检结果时才能更好地应对。

0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每个人来说,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都非常重要。若想孩子们心身健康地成长,不能只教授他们知识和技能,还要重视精神心理卫生教育,引导他们掌握自我觉察、自我调整精神心理状态的方法。而这一点正是目前大部分学校所忽视的。

而且,就心理体检而言,很多学生受到一些社会或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对抑郁症感到恐惧,对患者群体排斥、恐惧。这些不理性、不客观的态度都亟待纠正。否则,后续心理体检结果有异常的学生可能会遭到集体的歧视、嘲笑及欺凌,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04、

校园心理体检结束后,若班上真的有学生被检查出有精神心理问题的迹象,老师到底该如何跟这部分孩子、家长沟通?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甚至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这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其内心一时无法接受,陷入极度的恐惧。很快,父母也成了“半个病人”,非常焦虑、敏感,家庭氛围非常压抑,孩子的病情也可能因此恶化。

比如,老师可以告诉家长,心理自测量表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孩子到底有没有精神心理障碍,仍需权威的精神科医生下诊断,学校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都不能说了算。

老师还可以引导家长了解抑郁症是“症状学诊断”,主流精神科对抑郁症的理解和诊疗仍有较大的局限性,我们不需对某些医生、专家所说的遗传度高、预后不乐观等感到恐惧。

相反,我们要深入地看到抑郁症背后的心理根源,从父母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成长经历中寻找其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并科学、理性地应对。只要掌握了正确方法,找到合适孩子的康复路线,抑郁症、双相障碍是能够缓解、甚至康复的。

以上这些知识是很多父母的认知盲区,老师的传授和引导可极大地缓解他们的恐惧情绪。

此外,老师还可以建议家长带孩子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时,应以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为主,避免接受精神分析。

由于缺乏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在孩子刚患上精神心理障碍时,很多父母都不知所措,只想赶紧为孩子寻找心理辅导缓解其病情,但又不懂识别心理机构的流派及优劣性,很容易踩雷,走了不少弯路。

精神分析流派在分析精神心理问题的根源时,容易放大父母的过错,所使用的语言如“攻击”“控制”有悖于我国传统文化和父母初心,也就很容易激化学生与父母的矛盾,反而对病情并不利。

而且,即使精神分析对个案有效,起效速度也慢,它是长程治疗,短则1、2年,长则数年,这明显不适合青少年、学生群体。

不过,在现实中,很多学校配备的心理老师所学习的可能也主要是精神分析,只不过可能根据学校的要求、面向的学生群体作出了一些轻微的调整,令个案更加容易理解。这是老师们难以扭转的事实。

05、

当学生确诊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后,其往往开始服用精神科药物,老师应提前了解相关药物副作用,学生出现相关表现时应给予理解和帮助。

常见的精神科药物副作用有嗜睡、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换言之,学生可能容易在课堂上打瞌睡、分神、开小差等,患者难以自控,也深深地为之烦恼。

另外,部分药物副作用还包括代谢综合征,患者体重飙升,体型像吹气球一样涨了起来。

对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他们格外注重外貌形象,体型发胖会对其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特点尤其以女生更突出。若身边的同学还对其调侃、嘲笑,哪怕不是恶意的,也容易造成严重的打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服用抗抑郁药后,可能会出现“转躁”现象。又或者学生曾在家里、甚至学校大发脾气、砸人毁物,继而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双相障碍。换言之,抑郁症筛查可能不仅筛查出抑郁症,还筛查出了“双相障碍”。

很多老师对“双相障碍”毫无了解,甚至闻所未闻;可上网一查,发现它属于“重性精神病”,可能会大吃一惊。“精神病”这个词汇容易令老师不自觉地产生恐惧、偏见。

所以,老师们只对抑郁症有所了解还不够,最好还要积极学习关于双相障碍的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不要将“双相障碍”等同于“精神病”,要了解我们一直强调的“过度诊断”及其症状背后的心理根源,切勿将患者视作怪物、危险人物。

06、

临床中我们就发现有些患者家长、学校采取了这种理想的措施。曾有一名高中生患者病情严重,先后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有强烈的自杀倾向。但她又非常重视成绩,不想休学。

双方在签署了相关免责书的基础上,老师和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克服情绪、学习上的难关,学校领导也一路开绿灯。再加上我们系统化的深度心理干预,最终,这位曾经扬言高考后就自杀的患者在短时间内病情得以明显缓解,一边接受康复治疗,一边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老师和家长都十分欣慰。

如果老师们懂得科学应对,不但能大大降低出现悲剧的风险,挽救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还能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患者高效康复,重获心身健康,塑造更优秀的性格品质和意志,这更能体现“教书育人”的真正意义!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被查出抑郁症,该怎么降低出现意外风险?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46ad332f8cb30b74501dad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