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解读孩子(不要用大人的思维来思考孩子的行为)
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解读孩子(不要用大人的思维来思考孩子的行为)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有些人会说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是发展的好,其实家里金钱和地位并不能代表就可以教出一个成才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正确引导孩子方法。很多父母只会告诉孩子怎么做,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愿意做这件事情。更多的时候,大家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只有和他们想法一致了,才能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磊磊4岁了,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磊磊在家的时候特别喜欢“发明创造”, 总是会把父母亲买的玩具拆分成很多部分。只要母亲看到这种情况,就会批评磊磊不爱惜东西,还说磊磊是个败家子。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重复着,可是即使母亲说了很多次,磊磊也没有任何改变,而且还会和母亲生气。父亲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就主动问磊磊原因。原来磊磊很好奇玩具是如何组成的,后来在父亲的帮助下,磊磊成功了,组装好一个玩具。
在成长中,孩子总会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这个时候父母不要急着去否定他们的做法,这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去宽容孩子,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在心理上和孩子达到“共情”,可是很多父母在教育中忽视了这一点。
“共情”
共情,同时也可以称为同理心。由罗杰斯提出,指的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当别人需要求助的时候,被求助者通过一种“转换情境”的方式,将自己放置在与求助者同样的心理状态下去理解他,以求助者的人生经验以及人格等等为基础,运用适当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求助者,从而达到对求助者的心理治疗。
01.“共情”很重要,教育方法要正确,有些误区不要进
1.孩子调皮就打,完全不讲原因
很多父母认为,体罚对孩子来说是记住一件事情的最好方法。这样做确实能让孩子记住,但孩子记住的是挨打过后的疼痛感以及恐惧感,对于自己为什么会挨打这件事,孩子心里其实不会有很大的印象。
2. 经常否定孩子的行为
觉得自己说什么都是对的,对于小孩的一些行为总感觉太幼稚,根本不会去在意。
其实,我们在小时候的每一个探索行为都反映了大脑在发育。有的父母觉得这样好动的小孩很烦人,所以经常会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否定批评孩子,这样做对孩子的内心伤害是非常大的。
3. 旁观者的角度教育孩子。
父母觉得自己是一个大人,不应该和小孩玩。在孩子玩耍的时候摔了一跤时,我们的第一举动会先扶起孩子,但是一边扶的时候,嘴里还会不停地对孩子进行责怪。“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走个路也能摔倒。”“你看你衣服都弄脏了,就不能看着点儿路吗?”这显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内心感受。
我们成长中都会犯一些错误,但是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在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中,孩子在慢慢的成长。我们只有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他考虑,每次错误进行正常的引导,教他如何应对、管理不良的情绪,孩子才能够发展成一个品格好的人才。
02.注意正确理解,“共情”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必要时也需划清界限
1.毫无底线的为孩子着想
有些父母特别能理解孩子的心情,每次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为他考虑,可是孩子还是不愿意听话。其实我们和孩子共情只是为了更好的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并不是给孩子犯错的时候找理由,父母还是应该分清这一点。
2. 过度的“共情”容易使亲子关系错位
父子俩之间的关系好是正常的,但是也是需要注意分寸的。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可以暂时做一下同伴的角色。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身份上必须发生转化,否则孩子就会以为家长在开玩笑,也没办法教育好孩子。
3. 认清“共情”的含义
我们要清楚,共情是在孩子经历委屈、或者对一件事情想不通的时候,以孩子的角度思考。但是也需要就事论事,根据实际情况去运用。
比如:孩子经常偷偷拿别的小朋友的文具。这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告诉他这件事情是他做的不对,而且可以和他说需要什么文具的时候,可以让父母给他买。
?
03.如何培养共情?这三点技巧,对父母很有帮助
1. 回应孩子的“幼稚”问题
有时候小孩子很认真地问一件事情,父母觉得他的问题太幼稚,自己根本就不想好好回答,或者直接敷衍的说自己不知道。
这时候父母可以换一个角度想一下,如果是你在问问题,想要这样的答案吗?如果你学会了这样思考的方式,和小孩的距离就会拉近。
2.用心夸赞孩子
父母应该对孩子及时的进行鼓励,孩子做一件有进步的事情时,父母总是说“你真棒”、“你真厉害”等等,这样固定的话语。时间长了,孩子也会“疲劳”,内心根本就没有感到真正的夸赞。
不妨给孩子分析一下,他究竟哪里做得好,下次怎样做会更好。
3.共情要用适当的方式回应
如果孩子生气的时候摔东西,家长也用这种粗暴的方式回应的话,就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共情也要用适当的方式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回应,孩子很生气的时候,可以让他先平静下来,然后再去开导他,建议用爱去教育孩子。
学会共情就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沟通,这能够很快的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让父母更了解孩子,也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他最及时的帮助。在教育的时候要注意从爱的角度出发,不生气、不恼怒,用自己的智慧教导孩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解读孩子(不要用大人的思维来思考孩子的行为)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qinzijiaoyu.com/a/671aef76e81d3fb10b094698.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和宝宝交流 家长最好别说反话
日常生活中,不少父母会说一些反话来吓唬宝宝,比如:“再哭的话妈妈就不要你了。”等。这种反话教育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大家还是少用为好。跟宝宝沟通莫要过度关注孩子 他会长不大
很多外国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是在我们国家并不是这样的。孩子往往从小都受到家长们的呵护照顾,特别是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其实对孩子过度关注并不一定就是对孩子好,反而先别恼 BB不听话有原因
孩子不听话,成了不少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其实,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不良的家庭氛围,都对孩子成长有负面的影响。有些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教育,而忽略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自由与童真,导致孩子失去了最珍贵的可爱,别要挟孩子,这只会让他们远离你
跟着好人做好事跟着坏人干坏事,生活中人与人是相互影响的,就好像好苹果和坏苹果本来是相互独立不受影响的,如果把好苹果放到坏苹果中去,那么好苹果可能会变坏,产生了负面连环效应,是心孩子拒不认错 原因要深扒
有些孩子犯错却矢口抵赖,甚至推卸到其他人身上去,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承认错误?对此,家长该怎么办呢?一、孩子不承认错误的原因1.害怕受惩罚 孩子犯错了却不承认,可能是要因为害怕怎样教孩子变身交际小能手
现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交际能力一直以来就是家长的一块心病,面对交际困难的孩子应该怎样帮助他去打开交际圈呢?1.学会沟通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当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他就家长怎么表扬孩子?在重要的时刻写一封信吧
亲爱的文斐小朋友:你们好!咳咳咳,我是圣诞老公公,人们都叫我圣诞老人。每年冬天我都会周游世界,为最可爱的小朋友送来圣诞礼物。你在我心中就是最可爱的小朋友,没错,就是你!文斐,你是可爱又智慧的女孩。其实聪明的父母这样和孩子说话,记住这四点(怎样训练3岁宝宝开口讲话)
聪明的父母这样和孩子说话,记住这四点(怎样训练3岁宝宝开口讲话)孩子说话很乱,没有逻辑怎么办?我分享一个方法给你,这个方法是我一直用来训练我女儿的,效果贼好。我女儿现在四岁半,上中班,老师一直都说她表儿童意外伤 家中有锦囊
临近春节,家长正忙于各项工作,宝宝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磕伤、摔伤等。发生了意外伤害,如何处理伤口?什么样的伤口需要就医呢?擦伤——俗称擦破皮伤口表象:皮肤表层被擦破,有时面积较大,有少许渗血。擦伤原因独生女做了妈妈 拒绝宠爱下一代
外婆是幼儿园老师,妈妈却特地将独生女送到其他幼儿园,避免孩子受到特殊照顾。记者调查发现,第一代独生子女为人父母后,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以自己为参照,拒绝像父辈那样宠爱下一代。武汉崇仁路寄宿小学的德育主任李